做工很多时候和“情怀”一样,是个说不清的事儿。大概由于习惯了软件行业,所以我从前一直有这样一个观念:差不多的原材料/元器件、差不多的设计、差不多的功能,最后弄出来的东西应该也差不到哪儿去。尤其是一些“简单”的产品。所以对于这些产品,不必盲目追求什么大牌、做工好,国产高性价比的也不错。

就在今天,我买了不到三个月的 VSonic VSD1S 耳机坏了,和上一副 VSonic GR02 坏掉的方式一样——耳机单元脱胶(上一副好歹还用了一年)。想起买之前在一些论坛和网店上看到的评论,不是这儿脱胶就是那里断线……这时候我才知道,为何 VSonic 要如此强调他们的售后保修(有问题一定修、一定换),不是因为对品质有信心,而是知道品质不稳定,为了留住顾客,才不得不推出大力度保修服务。就像现在的锤子和最初的小米一样……

现在想来,也许是和软件接触太久的缘故,总是容易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。在工业社会,看起来再简单的东西背后都暗藏玄机,即使是一个塑料件,也需要选择塑料原料、铸模、倒模,即使是一颗螺丝,若是手工安装也很有可能少上半圈;而在资本主义的市场之下,很多“玄机”归根究底就是和钱有关系。有多少钱,决定你能采用什么工艺,是请普工手工胶合,还是机器人自动化作业,甚至干脆一体成型无需胶合;有多少钱,决定你能采取什么程度的品控,测试进行到什么程度、是否要淘汰掉略有瑕疵的产品;有多少钱,还决定了你能买得起什么样的原料,商业社会里,给多少钱办多少事,原料的良率、品质波动都直接由你的出价决定。

让我对这些生产过程的复杂度有一个直观体验的其实是这一年来和 FPGA 、 Arduino 打的交道,即使是这么“高端”的硬件开发套件,开发调试起来相比软件还是有诸多不便。程序里, a = 1 就是1;可是在硬件中,导线把两端连上可能并不能让两端信号一致,也许会遇上冲突,也许压根线松了、断了……不仅错误的可能性(及其所在的层次)大大增加,还缺乏可靠的调试工具。如此想想,那些更加底层的硬件设计生产更是困难重重了。

总而言之,单就这次的事件来说,即使有不少品牌溢价,国际大牌的品质的确还是要比国内的“玩家品牌”高出一个档次的……以及,购买国内这些号称“良心售后”的产品时,千万记得把发票多留几个月,很有可能是要用上的……